1.描写舞蹈的文章
我想大家都看过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令亿万中国人民叹为观止的舞蹈——《千手观音》吧!这个节目是我最喜欢的,在对它表达浓浓的喜爱之情的同时,还有我对它深深的敬意。
我依然记得她们婀娜的舞姿、她们的艳丽服饰、幽雅而又欢跃的音乐以及那辉煌的灯光。都一一印刻在我的心中。
如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的一只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除了咿呀之外,再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他们的舞蹈呢?
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伴奏响了,光线亮了,她们开始舞蹈了。
领舞者双手放在胸前,摆着兰花指,神情祥和,一动不动,活像一尊观音。后面的每一位表演者都把手张开,一层层叠上,紧接着又迅速把手收起。一会儿伸左手,一会儿伸右手,一会儿两手同时伸出,如此反复。“太美了”!我差点叫了起来。
最为精彩的还在后头呢!瞧!开始了。她们的手不停的旋转着,像球在滚动,又像、、、、、、
咳,我实在不知怎么描写。只能借助白居易的两句诗来形容:“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斗薮龙蛇动”!
紧接着,她们分散开来。先是两人一组,音乐变得有点印度风格,动作立刻从原来的柔和变成激动。好象孙悟空的72变一样,一下子舞台上布满了人,还不断得在变换着队形,好看极了。
不一会儿,她们又都回到了起初的样子,排成了一列。全都双手合掌,前面一人蹲最矮,后面的人一个比一个略高。就这样她们不断的变动着手势,刹那间,她们把手张开,手腕不停地摇动,好似一条蜈蚣。至此舞蹈也已接近尾声了。
看了这个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节目,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的艺术文化的深远和韵味。最主要的是这些听不到声音的人是用何等的毅力训练出了如此惊人的舞蹈呀?
我向她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杨丽萍舞蹈的作文
舞蹈家杨丽萍:率性而起 由心而舞 有人认为,杨丽萍为跳舞付出得太多。
但她觉得这一切很自然。算不上是什么牺牲奉献。
因为对她而言,跳舞不是表演、不是职业、不是所谓的艺术,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同天地相沟通的仪式 9月17日下午2时,合肥安徽大剧院。 从艳阳高照的繁华街市转入漆黑一团的剧院大厅,市井的喧嚣嘈杂被屏蔽退隐,黑暗把一切带入充满神秘与灵异的世界,而记者要找的人就隐匿于此,杨丽萍,一个舞者。
舞蹈:永远是最新的 见到杨丽萍,已有了灯光,她安静地坐在剧院中部的一个座位上。一如往常,身着民族特色的艳丽衣裤,绣花鞋,身上点缀的银饰闪着丝丝光线,映衬着披于身后的乌黑长发,娥眉螓首,俨然一只安静的灵鸟。
同杨丽萍握手的一瞬间,似乎就能感知到她的特质,柔软到极至的纤手稍稍有点冰,让人觉得握在手中的是流动的水、吹过的风、飘拂的云。接触过杨丽萍的记者往往会有一种奇妙的体会:与她沟通,语言是多余的。
《云南映象》的排练从两点一直延续到下午六点。尽管在各地演出已经一年多,但在这些演员——他们由杨丽萍亲手从云南山寨里挑出,有四分之三从来没有受过正规舞蹈训练——的身上,仍然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本色。
他们仿佛就是置身在自己的村寨里,在苍山下、洱海旁。跳舞歌唱时那种专注与欢快,给人的印象不是他们在表演,而是陶醉在自己的仪式里面。
杨丽萍在场下观看着,感受着。那么多演员,在昏暗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轮廓,但杨丽萍随口就能叫出不同位置的人名。
偌大个剧场,杨丽萍不时地穿梭在剧场的每个角落,大声地布置着,哪处不和谐,哪处需要重来。微微有点沙的声音在剧场中回荡。
《云南映象》从去年8月首场开始,表演场数已经将近190场,但几乎每场都不一样。 杨丽萍不希望《云南映象》变成程式化的东西。
她要表达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原生的生活,是未经雕琢的、不被粉饰的民族风情。对于杨丽萍的这种艺术主张,很多人并不认同,即使在艺术团内部也有过分歧。
杨丽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曾有人怀疑我不会编舞,怎么总让演员跳来看。甚至演员也推选代表来跟我谈,‘杨老师,你可不可以备备课,把舞蹈编好了再来教我们跳……’我只好说,这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舞蹈。
还有服装,有人说,‘沉闷,太黑暗了。’我就觉得很明亮,我就坚持。”
事实上,这些来自民间的年轻人不知道,杨丽萍是把他们当老师来看待的,她希望能够从这些族人身上找到真正属于民族的东西。舞蹈:伸展双臂与天地融合 在《云南映象》的演员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个来自白族的小姑娘彩旗,只有五岁。
在与合肥观众的见面会上,有人问杨丽萍,为什么她家乡的人那么喜欢舞蹈,旁边的彩旗脱口而出“有脚不会跳,白来世上走。有嘴不会唱,俏也没人要。”
在彩旗身上,似乎可以觅到童年时杨丽萍的影子。 杨丽萍成长于单亲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
因为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生活赋予她半个母亲的角色。种地、砍柴、跳水、做饭这是她每日必须要做的。
“很多人认为我小时候生活太苦,有的媒体还说我一想起小时的生活就会流泪,事实上,我的童年生活是很快乐的。”生活虽然穷苦,“但我们自己丰衣足食。”
在杨丽萍的记忆里,回忆最多的是在山上、坝子里的村寨生活。有人问过杨丽萍,到底是谁教会她跳舞的,她说是生活。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歌舞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比如在缝补时,我们随口就会唱道‘我拿起了针穿起了线……’” 杨丽萍说在云南有太多的传说、太多的美丽景色,人们在这种环境下世代生活,自然会有一种想歌想跳的冲动,无需任何人来教,你自己就会感到一种韵律,跟着它张嘴、迈步,就是歌,就是舞蹈了。
杨丽萍清晰地记得,当爷爷去世时,奶奶并没有终日悲伤,她总在唱歌,在歌声里,能寻觅到奶奶对爷爷的思念和情意。奶奶告诉杨丽萍,跳舞是为了和神对话,在跳舞时要感觉神碰触到了自己的手。
杨丽萍说,直到多年以后她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含义。“每当我伸展双臂起舞时,我感觉到我的灵魂在无限延伸,与天地融合在了一起,这种美妙的感觉让我整个身心都得了最清静的安抚。”
正是因为这样,对杨丽萍而言,不管是在村寨里生活,还是在成为舞蹈演员之后,跳舞都不是表演、不是职业、不是所谓的艺术,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同天地相沟通的仪式。杨丽萍说“能够用手摸的,我就不用眼睛去看”,她笑着对记者说,“你们可能只有一双眼睛,而我有很多双。”
杨丽萍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小偷到一家寺院偷东西,结果什么都没找到,一气之下跑到方丈那里质问为什么庙里这样穷,方丈指着天上的月亮说“我们这里很富有啊,我们有满园的月光”。当别人认为杨丽萍小时生活很窘迫时,她却认为自己的童年非常富有。
这不是一种自我满足。她说,这是一种智慧觉醒的领悟。
舞蹈:“我不会为什么事扭曲自己” 从1971年,杨丽萍告别生活了13年的村寨,进入西双版纳歌舞团开始,她的心中就开始产生一些念头,把家乡的文化传播开去。当然,在杨丽萍当时的心中这还只是一个朦胧的情绪。
3.描写舞蹈的文章
再没有一个字能让我这样心潮澎湃,只有“舞”。
再没有一个字能让我这样激情四射,只有“舞”。
这些天来,每当我面对一张白纸,总会拿起笔在上面画一个大大的字——“舞”。
是的,再没有一个字可以去比拟,更不可以去代替你的形、你的意、你的神。
你的笔画纷繁缭绕,如同一个舞者,缭绕的彩带下是不羁的舞步。想要看懂你是何其困难,可我却懂了,懂了为什么舞蹈是一种艺术;为什么观赏舞剧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为什么人们心中的仙女形象,总是舞着的……
仅仅是因为形吗?不,还有意。我自豪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掌握着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汉字,它能把形与意完美结合,在这一点上没有其他文字能与之媲美。古人造字确实讲究意,如“止戈”为“武”、“刀悬于心”乃是“忍”,“舞”字也被赋予了很深的内涵,只是我还不能完全理解。我相信它的笔画间蕴含着大智慧,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想到一座山顶上的一位身穿白衣的人,和着猎猎作响的风,缓慢而稳健地挥洒太极,他的身后,是一片如火的晚霞。
“舞”字不单昭示着古老,更有着与时俱进的神。历史的车轮驶至今天,一切还在舞,而且更需要舞。我们在舞,中国在舞,世界在舞,在大地上舞,在海洋里舞,在太空轨道上舞。这是一个舞着的社会,想要生存,怎能不舞?为什么我们要让五星红旗舞在联合国大厦前?为什么要将奥运标志定为“舞动的北京”?为什么要让“神五”“神六”舞在渺远的太空?
我们中华民族在舞,而且要舞得更出色。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要尽情地舞,大气地舞,酣畅淋漓地舞!要让世界知道我们这群舞者,这群来自中国的舞者,是这个世纪新的一代!
帷幕已启,音乐奏响,既已登台,缘何不舞?
4.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用它优美的舞姿诠释了“火”的美艳与灵动,
云南》艺术总监、总编导 云南大理白族人。
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曾荣获云南省1979年调演表演一等奖。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的独舞《雀之灵》是她的成名作,曾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1990年在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式中,她主演大型舞蹈《雀之灵》。
1992年5月她成为大陆第一位赴台湾的舞蹈家。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一等奖。
199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同年12月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她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太阳鸟》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她出访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艺术交流,相继在新加坡、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举办专场舞蹈晚会。
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赠予她终生会员。杨丽萍酷爱舞蹈艺术在舞蹈上独辟蹊径,自成风格。
杨丽萍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甑选了具有云南典型代表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十五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这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并用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去展示《云南映象》这一崭新的舞台艺术创作风格。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
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
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
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主要舞蹈演出剧目 1、《月光》编舞:杨丽萍杨丽萍一直以为女人就如同一样有形和无形,所以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表现了她的感情和月光的圣洁,我们在其中会看到舞蹈家是怎样张开她那想象的翅膀。
2、《两棵树》编舞:杨丽萍传说中两位相恋的人不能相爱,死后也没能葬在一起,但他们的坟墓却同时各长出一棵树并紧紧的缠绕在一起,这就是人们传说的连理枝。杨丽萍崇尚那种灵欲交溶的爱情,她创作的《两棵树》被评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舞蹈。
3、《嘎奇奇》身,象征着一个女人一生中都不会缺少爱。杨丽萍运用十个手指的巧妙颤动,象征连绵不断的春雨,这一动作设计被誉为独特的创编。
4、《珠穆朗玛》编舞:苏东梅、何浩川、赵明珠你耸立在人们心中,你立在蓝天之下。啊!圣洁的珠穆朗玛! 5、《火》编舞:杨丽萍生在自然里的瓦族人,对火有着原始的崇拜,他们认为火就是太阳,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点燃起人们对生命的所有欲望。
杨丽萍将用她的手指脚指身体乃至她的心,点燃起生命之火。 6、《拉萨河》编舞:杨丽萍藏族人每年有个沐浴节,她们每年那一天将在拉萨河里沐浴,接受河水那母亲般的呵护祝福,从而得到一个纯净的灵魂和一个无限的生命,这个舞是杨丽萍最新的作品。
7、《红色诱惑》编舞:何浩川她,似一团红色的雾,令憨哥们迷迷糊糊;她,像一把炽烈的火,叫壮汉们失魂落魄。 8、《女儿国》编舞:杨丽萍女人不去吃苦,日子那会过得甜?天上没有个女人,天就不会亮;地下没有个女人,地就不长草。
9、《心之翼》编舞:苏冬梅改编:何浩川心之翼托起古老又年轻的情感,大凉生因此而青春浪漫。索玛花又有了新的传说。
曾获奖项 1979年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曾荣获云南省 1979年表演一等奖。 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的成名作---独舞《雀之灵》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
1990年应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仪式中表演独舞《雀之灵》 1992年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 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得观众投票第一名。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1997年参加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演出,大阪国际交流中心授予最高艺术奖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赠予她为终身会员。 1998年她编制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太阳岛》荣获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5.写一篇关于杨丽萍舞蹈《雀之灵》的作文,700字左右
观杨丽萍舞蹈《雀之灵》
――献给舞之精灵
音乐响起了!
杨丽萍身着一条雪白色的丝绸连衣裙,在裙褶上有许多的孔雀的羽毛,在她的头上插着一根墨绿色的孔雀毛,全身散发着一股“灵气”。
她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静静的忽然猛跳起来,托起长长的裙褶上的一角在空中不停的旋转,欢腾,雀跃,跳跃。有时如水的一样滑过,她那修张的手臂和手指配于长长的晶莹的指甲,让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别致突出,时而像鸟儿的翅膀是那样的灵敏;时而像岔出的一个树枝,奇妙而又不失风韵;时而如同闪电迸出眩目的火花,在瞬间光彩夺目,美艳动人!你在那舞蹈,月中寂寞的身影,云头飘落的羽毛;你在哪里舞蹈,彩虹上旋转的舞裙,心里猜不透的梦幻。在漆黑的夜里,只有寂寞的湖水和孤独的月光,月倒映在湖水上,再伴起略带忧伤的曲调,“孔雀”在湖边独自舞蹈,从她的脸上,我看出了“孔雀”心中的那份孤傲,这在她的舞蹈的舞姿中也可以看出来。“孔雀”时常把头侧向身后,任风儿梳顺自己颈上的毛发,云雀的呻吟让“孔雀”想到了什么,她停止了舞蹈,竟竟地趴在湖边,趴着,趴着,她好寂寞啊!她的周围没有任何动物,有的知识冷冰冰的月光和凉溲溲的晚风,寂寞并没有让“孔雀”失落,她欢雀起来,把压在自己心底的那份快乐与热情用自己的肢体向倒影倾诉着,倾诉着……月光消失了,在湖边,“孔雀”周围一片漆黑,她也随之飞走了,消失在那无声无息的凤尾竹林的尽头。杨丽萍的舞蹈包括着各种自然美,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如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她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见细腻的微妙语言。续看,让你悟出其舞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般永的心灵之美。
《雀之灵》寄托了“孔雀仙子”杨丽萍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舞蹈充满着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好朋友范文网 » 最美舞者的短文(描写舞蹈的文章)